綠色環境

永續發展-氣候相關資訊執行情形

一、治理

  公司管理階層每年對於「氣候相關風險」及「溫室氣體議題」進行評估設定目標及協助安排資源,並每年定期檢討目標執行進度及提出修正。以上流程最後會呈送至董事長並向其報告,以期能將對氣候的因應,深耕於集團的風險管理之中。


二、策略

(1)實體風險

風險程度

立即性

長期性

風險描述

因天災造成全面性停電而致生產停擺

因缺水而造成人員上班之困難

因極端氣候影響,而造成原物料價格上漲

財務影響

因生產停擺而影響交期,恐有違約之情形

因缺水而造成生產延宕,進而影響交期

營運成本增加

衝擊程度

機  會

規劃營運不中斷機制

重新檢視人員上班所需環境

尋求穩定供貨源或評估公司自行生產之可能性

因應措施

設置緊急發電機、UPS不斷電系統設備、設有安全存量或於合約中註明天災條款

規劃公司蓄水塔之充足,以因應人員用水需要

與供應商簽訂長期契約或評估公司自行生產成本長期下是否較外購更具效益


(2)轉型風險

風險程度

長期性

風險描述

因繳納碳價而使營運成本增加

因政策法規要求而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財務影響

營運成本增加

資本支出增加

衝擊程度

機  會

營運活動時可考慮碳權的購買

規劃穩定電路,以因應營運使用

因應措施

公司目前尚非環保署未來在「氣候變遷因應法」首波要求徵收碳費之對象,惟目前公司已規劃溫室氣體排放減量之目標

公司長期應規劃再生能源設備之購入,並備妥資金



三、風險管理

董事會於112年通過「風險管理實務守則」,現行風險管理委由財會行政處副總經理管理及擬定相關策略,各處級單位亦回報現場面臨的氣候相關問題,如缺電。



四、指標和目標

  • 最近年度公司溫室氣體排放、用水量及廢棄物資訊

  a.溫室氣體排放:

年度

項目

112

113

差異

直接排放量(公噸CO2e/年)註一

15.6469

21.0751

5.4282

能源間接排放量(公噸CO2e/年)註一

92.3044

96.1594

3.855

其他間接排放量(公噸CO2e/年)註一

0.1556

0.2265

0.0709

總排放量(公噸CO2e/年)

108.107

117.461

9.354

註一:直接排放量(範疇一,即直接來自於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能源間接排放量(範疇二,即來自於輸入電力而造成間接之溫室氣體排放)及其他間接排放量(範疇三,即由公司活動產生之排放,非屬能源間接排放,而係來自於其他公司所擁有或控制之排放源)。

 

  b.近二年度用電量數據:

年度

項目

112

113

差異

耗電量(度/年)註一

186,851

202,868

16,071

電力碳排放量(公噸CO2e/年)註二

92.3044

100.2168

7.9124

註一:盤查範圍:邦睿生技母公司(主要生產地)。數據資料來源依母公司電費帳單度數進行統計。

註二:用電排放CO2係依據經濟部能源署最新年度電力碳排係數。


  c.近二年度用水量數據:

年度

項目

112

113

差異

耗水量(度/年)註一

668

1,452

784

用水碳排放量(公噸CO2e/年)註二

0.1556

0.2265

0.0709

註一:盤查範圍:邦睿生技母公司(主要生產地)。數據資料來源依母公司自來水費帳單度數進行統計。

註二:用水排放CO2係依據依據台灣自來水公司網站最新年度每度用水排放二氧化碳(CO2)約當量。


  d.廢棄物資訊:

本公司未有從事污染環境之製程,故營運產生之一般事業廢棄物及生物醫療廢棄物無有汙染環境之疑慮。

目前委由環保單位認可之合格專業清運廠商及處理廠代為清運及處理,下表為近二年簽訂清運總重量:

合約清運年度

項目

113

114

差異

一般事業廢棄物簽訂每月清運重量(公噸)

0.74

0.72

-0.02

生物醫療廢棄物簽訂每月清運重量(公噸)

0.02

0.02


 

  •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策略及執行情形

  截至目前,邦睿生技尚未有已完成之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成果,說明如下:

  1. 基準年設定為114年,為本公司首次進行完整溫室氣體盤查之年度,目前排放盤查作業尚在進行中,預計於115年度完成數據確認並對外揭露。

  2. 114年度亦為本公司溫室氣體管理制度建置元年,包含盤查流程、內部教育訓練、排放源盤點、數據蒐集機制等均於本年度起陸續導入及推行,相關基礎資料仍待彙整與驗證。

  3. 減量目標雖已預先規劃(自114年至118年累計減碳3%,每年減量0.5%至1%),但因基準年數據尚未揭露,無法進行歷年比較與進度評估,故目前尚無法呈現具體之「目標達成情形」。
  4. 待115年度正式揭露114年碳排放基準數據後,本公司將自115年度起逐年追蹤實際碳排放與目標進度差異,並於永續報告書或公開文件中揭露具體績效及檢討對策。

五、水資源管理政策

本公司現階段以先導工廠小批量製造,尚未有因生產製造而大量用水情形,經評估暫無須執行用水量、密集度及減少用水之管理政策,惟本公司已主動揭露近二年度用水數據。另本公司為響應節能減碳的策略,除所有可回收物品皆有相關的回收方式外,對於節約用電、省水、可回收物之再利用,空調與燈光控制分區塊使用,皆定時加以宣導與稽查,以期資源妥善利用,同碳排一同年減少用量0.5~1%,於2029年總減少3%之碳排放量目標


六、廢棄物管理政策

本公司目前營運階段為先導工廠小批量製造,整體產能與規模尚屬有限。經營活動所產生之廢棄物,主要區分為一般事業廢棄物與生物醫療廢棄物,均已全數委由合格之專業廢棄物處理業者依據相關法規妥善處理,並持續確保無有害物質排放或不當處置之風險。

鑑於目前製程未涉及大宗廢棄物流出,且總量規模尚未達需建立密集廢棄物管理系統之門檻,經內部風險與作業評估後,暫無導入廢棄物總量與密集度控制機制之迫切性。然而,本公司仍秉持環保永續精神,持續推動源頭減量與資源分類作業。

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並強化員工環保意識,本公司每年度定期辦理垃圾減量與分類教育宣導活動,鼓勵員工落實日常環境友善行為,未來亦將視營運規模及生產製程變化,動態調整廢棄物管理策略與減量目標,以符合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之目標。

本網站使用cookies以提昇您的使用體驗及統計網路流量相關資料。繼續使用本網站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 了解更多資訊,請詳閱 隱私權政策